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村落街道 > 正文
    购物车
    0

    乡土】湖南老高坪藏着一条茶马古道,想不到吧?

    信息发布者:袁华北
    2017-12-15 18:21:55   转载



    香海园随笔

     茶马古道阿桑古卡 - 爱的天堂

     

    茶亭古道

     

    老家产茶历史悠久。

     

    宋代置新化县之前,当地土著居民多为苗、瑶、侗族,他们为了自身生存和生活所需,不得不与发达的中原地区通商贸易,用本地的茶叶、茶油等特产与中原及沿海地区交换食盐、布匹等生活日用品。

     

     


     

    明永乐年间,时任新化县令肖歧,为取悦朝廷,在原有基础上大兴茶业,“又为茶园,导之植茶,充贡献。”明代有官茶、商茶之分。官茶由商人运西北交官换马。商茶准在国内自由贩运。由老家生产的商茶,经高坪大桥边汇总,翻长沙坳,过迎官桥、顺水,最终汇集新化洞市,顺资水下运至苏溪关纳税,再运往北方各省销售。明末农民起义峰起,官府急需补充马匹,又将境内商茶调往甘肃,补官茶的不足,包括高坪峪一带的老新化地区一时茶业兴隆,引为时尚。由于茶叶品质精道,后被朝廷“钦定”贡茶任务18斤,一直至清末才废止。据家乡《袁氏族谱》载,当年生产贡茶之地,后更名为“茶山”,名称沿用至今。

     


     

    乾隆时,福建清流人谢梅林在《过新化文仙山下》中写道:“一县绿荫里,江山似永嘉,丁男多过女,子粒半输茶……”。文仙山,就在老高坪峪境内,原名文斤山,《广舆记》说是晋代高平县县令文斤修炼之所,并最终在此羽化成仙,后人据此称为文仙山。从谢梅林的诗中,依稀可见当年高坪茶园茂盛景象。

     

    茶业兴盛催生茶市繁荣,从高坪经棠下、马落,翻长沙坳,再经迎光、顺水一线,南至滩头、宝庆,北至城关、洞市,自古既是官道又是商道,茶叶由马帮经此道运输出峪后,犹如百川入海,与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对接,远销川藏甚至东南亚的广大地区。据《湖南传统商路》载:湖南境内之茶马古道陆路为安化高城峒、江南、永锡桥、洞市、唐家观、新化圳上、白溪、隆回滩头和宝庆,水路则由城步、邵阳、新化、安化、益阳转汉口。古道沿途,密布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从茶山、大桥边经迎官桥的古商道即是茶马古道支线中的一支。

     


     

    有道必设驿,驿生亭,后衍化而被民间利用。由于古道繁忙,“为方便行人,乡村大路,每隔数里,建有茶亭,过往者可小憩用茶,歇憩后上路,须防丢失东西。念:荷包烟袋扇,起身念一遍。”1996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新化县志》第996页“行止”中,记载有古道上茶亭的兴起。古人将茶入亭,建亭供茶,造福行人,生机立显。不知几时起,伴随古道繁荣,在老家人烟稀少的山坳或必经的交通要道、分岔路口,“数里者三里五里、七里八里,必有一亭”, 渐成景致。清道光年间,整个新化境内茶亭多达488座。高坪虽地处新化西南,历史上却一直属该县重镇,当年茶亭也有数十座之多。光我童年记事起所经过之地,涉及茶亭古迹就不下十处。

     

     


     

    在民国永固镇(高坪峪前身)镇长周蓉轩的《古迹桥梁茶亭庵院记》中,光迎官桥地段的茶亭就录有四处。

     

    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沙坳茶亭,该亭地处迎官桥西往高坪旧城址的山坳之上,东接迎官,西望马落,“前不知何代所修,道咸间(指道光咸丰年间)颓废无存”,直到同治庚午年,由周氏族人集资重新修缮,专名“复古亭”,以延存古迹之意。

     

     

    亭中名联两副传承至今,一联为:“复往复来,看柳絮雪花,羁旅梦魂常缕绕;古亭古道,听马嘶鸡唱,英雄岁月易消磨。”读此联,仿如穿越,直恨不得做一回古人,着长衫马褂,在月夜乡村,在当初青石板铺就的古道上,看马帮结伴,听驮铃“叮当”,着实美哉!

     

    另一联为:“世路崎岖,落马不妨行缓缓;宦途险阻,迎官何必去匆匆。”此联巧妙将“马落”、“迎官”两个地名嵌入,语义双关,构思精妙极致。

     

    另有三座分别为水口茶亭,兴隆坳茶亭和峰岭坳茶亭。

     

    水口茶亭,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有碑“高五尺”,“素给住亭人赐茶,不许本族人住”。嘉庆初年,该亭外一栋被洪水冲毁,后被修复,再次立碑为记。

     


     

    兴隆坳茶亭是迎官桥老街往国民党中央常委袁朴将军故居所在地黄信村的必经之路,是丘陵之上的一个隘口。蓉轩公文中有记,“因往来人无所息肩,前本无亭”,光绪间则周氏族人集资建成,故而在老家的茶亭中历史最近。我小时去外婆家,那里是必经之地,方圆几里依然荒无人烟。茶亭虽在,却在新中国成立后分给了农民成了私产。但每次经过,也还是必然会在那里歇上一会的。

     

    四处茶亭,峰岭坳茶亭当属最偏僻的一座。蓉轩公在文中描述那里“山深林密,常有瀑客之虞”,“径仄,过往者稀”,即便在我小时,那里依然人烟稀少,可以想象古时交通不便,若无该茶亭,行人若从那经过时会是怎样一种心境。

     

    茶亭文化在家乡已有上千年之久。茶亭伴茶业兴而兴,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我想除了它建之于民用之于民外,还因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及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作用使然。

     


     

    单从其实际功能而言,茶亭本来就是为人们提供劳作歇息喝茶、避风挡雨、紧急避险等用途而建的,与生俱来就含有传统的济世意义。是想,当你跋涉数里,人疲马乏之际,或者月黑风高,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之时,突见不远处飞出檐角,得遇古道茶亭,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特别是停歇下来,还能于飘檐碧瓦之下,空山鸟语之间,闻香品茗,必也会有一种如释重负、如置家中的亲切罢。

     

    茶亭济世的功能,历史上每到疫毒流行时功能更显。茶亭供茶,素来供路人免费饮用。据载,大凡有疫流行乡里,茶亭就会往茶缸里泡贯众、忍冬藤、薄荷、大青叶之类的草药,路过者饮了茶亭茶水,等于免费注射了疫苗。

     


     

    古道茶亭是故乡历史上茶业兴旺的见证,更是故乡文化的史书。如今,老家茶业依然兴旺,不说大的,光我家就还有一亩多包产到户的茶园。小时,我就经常在母亲的催促下,顶着露水拎着竹篮,迎着温暖的朝阳采茶去。遗憾的是,老家那些历史深处的茶亭基本上已经消失得荡然无存了,即便历史最短的兴隆坳茶亭,据母亲电话里说,也只余下一片荒草丛中的断壁残垣,原先从马落、棠下翻长沙坳经迎官桥的那条茶马古道,也已经变成了一条宽阔的水泥马路。曾经频繁回荡在故乡山谷、急流和村寨上空的悠悠马铃声,已经走入了历史的深处。

     

    只是,每当我想起故乡,想起我家土坯房前的那条马路时,眼前依然会出现茶马古道上深深的马蹄印,依然总能想起那一片历史的风景。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